?
關于用戶運營的7條思考
編輯導語: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判斷也是不一樣的,用戶的消費習慣會隨著多種因素進行改變,比如你可以花兩塊錢坐地鐵去逛街購物,也不一定會想花二十塊錢打個車。
做用戶運營要切記一點:
把你的用戶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,而不是冰冷的用戶。
先看服務意識,做用戶運營沒有花里胡哨的技巧,只需要用心去服務好你的新老顧客。
想讓她主動復購,就讓她離不開你,除了產品好用抱著交朋友的心態增加用戶的替換成本;
想讓她自發想起,就得幫她養成上癮的習慣,一切對用戶好的行為都值得推崇,大到品牌活動從對方角度思考,小到用戶溝通過程口碑營銷包括哪些方式中一個“您”去代替“你”。
設計用戶情緒和決策,這7種認知模型需牢記
1. 用戶是傻子又是智者
當傻子不是去欺騙客戶,而是去解放客戶。
讓用戶減少學習成本,讓用戶容易上手,功能簡化,說人話不繞彎子。
比如,你以為很簡單的事情,在別人眼里可能是個巨大困難;所以,在產品設計和運營動作上,一定要把用戶當傻子,最大程度上降低決策和思考的時間;在設計活動時候一定要把用戶當精明的智者,因為他們會比價,會整體評估綜合考慮后做決策。
2. 用戶不會思考
不會思考,而且是不愿意思考。
用戶只會跟風和隨大溜,在群體面前個人往往都會失去理智。
比如,各種刷屏事件,各種荒謬的謠言等;滿屏的吃瓜新聞,跟風的朋友圈刷屏等,都指向一個觀點——大眾沒有辨別能力,因而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,許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,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普遍做微商的企業贊同。
記住,群體用戶只會干兩件事情,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。
3. 用戶討厭失去
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,認為損失更難以接受。同樣的損失帶來的負效應為同量收益帶來正效用的2.5倍。
大部分人在做決策時會陷進沉沒成本里,而影響到下一步的決策。
比如,一套家具2000元,另加20元運費送到家,消費者感知,這么貴的家具竟然還要運費,很容易流失;如果換種說法,家具2020元自提便宜20元,消費者感知,這樣能省20元,成交率會大大提升。
同樣價目,給用戶帶來的心理體驗卻不同,這是心理學上的損失厭惡。
4. 用戶迷戀于付出
人們對自己產出的勞動成果,投入越多,產生的依戀就越深。
這和HOOK上癮模型,有異曲同工之妙,雞蛋理論的應用有兩點。
第一讓用戶有參與感,第二讓用戶付出勞動;小米,早期米粉的運營,就是很好應用了這兩點。
從產品角度思考更清晰,當用戶付出了足夠的時間和經歷在產品,用戶的遷移成本會越來越多,流失率也相對降低,一年一度的產品賬單回憶錄應用的就是這個原理——這是心理學上的雞蛋理論。
5. 用戶沒有忠誠度
人和人最舒服的關系,就是安靜的作者也不覺得尷尬,無需刻意的迎合和打擾。
消費者和品牌關系也一樣,無需看起來熱火朝天的氛圍,只要有需求第一時間想到你這個品牌即可。
被動的接受,總比不上主動的選擇
用完即走,自發想起,品牌也一樣,你不需要用戶日日夜夜悼念你的好,用戶有需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你,就夠了。
6. 用戶決策需要對比
人們為不熟悉的事物評估價值時,會把熟悉的類似事物或不久前接觸的無關事物當作錨,來評估這個不熟悉事物的價值。
換言之,人們對價格沒有認知,不知道一個東西到底值多少錢,就會尋找參照的價格,哪怕這個參照數值毫無道理,這個參照的價值就像錨一樣制約著人們的決策。
比如,星巴克的“依云”礦泉水就是典型代表,一個基準點能幫助網絡營銷推廣的方法用戶決策,標桿和參考很重要,人類的主觀感受主要來自對比,這是心理學上的錨定效應。
7. 用戶都是喜新厭舊
這是心理學上的適應性偏見,一個人對任何一件事,有了之后就會習慣。
好東西久了,也會習慣,壞東西久了,也會習慣,這是人性;了解這個模型后,你會明白公司給員工發放福利時,多次小額比單次高價值更能讓人產生幸福感。
在產品和運營上又該如何應用呢?
汽車、手機、互聯網產品在不停的更新和迭代,不斷的出新的功能和新的刺激點,就是滿足用戶的適應性偏見認知;比如,近日剛發布的微信全新版本被瘋傳的功能,也能很好的應證這個觀點。
微盛·企微管家,致力于基于企業微信幫助企業做好客戶服務和增長。歡迎大家掃描下方二維碼與我們聯系,了解更多企業微信行業解決方案!